搜索
点击进入丝路名品
健 康 国 民    畅 享 世 界
健康养生
7月11日正式入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也是人体最容易生病的时期。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伏天养生的6大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7-11
为帮助和指导处于恢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2023-01-07
最近很多人新冠转阴后都会感到很疲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高燕表示,虽然已经转阴了,但人体体力和功能的恢复还是需要时间的,大约需要两到三周。
2022-12-26
秋季凉风送爽,碧空万里。降水减少使得气候愈加干燥,此时养生当以润为主,不妨了解一下秋分食养三宝——鸡蛋、蜂蜜和橘子。中医认为,鸡蛋有补气宁心、养血安神、健脑益智、护肝明目等功效……
2022-10-13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19年7月,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保护重点人群,防控重大疾病,国务院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2-07-06
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近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相关专家表示:吃饭是人生第一要事,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还关乎全民健康素质,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食物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希望大家充分重视“饮食与健康”这件大事,学会认识食物、...
2022-06-27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旨在唤起大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健康饮水的重要性。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约占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50%-60%。水对于人体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同时水也负责将营养成分运输到组织,将代谢产物转移到血液进行...
2022-03-24
人体寒冷容易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虽然“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由于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室内宜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使空气洁净,健脑提神。到室外锻炼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2021-12-13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阳历年的第一个节气。虽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比大寒冷,是全年最冷的节气。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后,此时脏腑的阴阳气血偏...
2021-01-05
      小雪节气是寒冷天气开始的标志,小雪时节天气寒冷,人就容易感冒,日常应注意生活起居好习惯,吃些御寒、提高免疫力的食物。1、多吃叶酸食物防抑郁。       小雪节气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要常食菠菜、猕猴桃、...
2020-11-22
步入中年后会进入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许多人往往会感觉如同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时代的变迁、健康的退化、婚姻的淡漠和故人的离世,太多事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自己,生活就是如此的力不从心。面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中年人再无法拥有青年时的洒...
2020-10-26
肌肤的状态是人体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让肌肤保持年轻,然而25岁以后,肌肤中的胶原蛋白就会开始逐渐流失,同时,紫外线的照射和摄入过多的甜食同样也会加快肌肤的老化。于是很多人会选择购买大量的护肤品或者用医美来保持肌肤的年轻化。对...
2020-10-19